工厂地址: 济南高新区孙村镇大正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东50米
阳春三月,走进海安市开发区(城东镇)品建村,机耕道阡陌纵横,水沟连绵,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呈现在眼前。
海安地处江淮平原、沿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交汇处,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交汇点,河网布满,河道纵横。海安首要栽培结构以小麦、水稻轮作为主,是全国出名的鱼米之乡。但每年的灌溉期,人工排水和降雨会把农田里的水带入河道。这些从农田里流出来的水,被称为“农田退水”,包括很多氮、磷元素,易构成河道水体富营养化。
控污减排,促进水环境继续改进,削减农田退水对河道的污染,成为农业面源污染办理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海安探究施行源头减量、进程阻断、循环使用和生态修正整治工程,构成“退水导流+尾水循环”的农田退水办理四种新形式。
退水“零直排”,是海安农田退水办理“四形式”之一。上一年,海安出资1900余万元,在品建村探究施行高标准农田生态化灌排体系建造项目工程,触及农田面积约2100亩。“早年,稻田退水都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流入河道。现在,灌溉期及泡田期,生态排水沟结尾闸口关闭,肥水经过排水沟流入搜集调蓄池,用于农田灌溉,完成营养循环使用;非灌溉期时,生态排水沟结尾闸口敞开,以确保农田排涝要求,做到零直排。”该村党总支书记姜小亮说。
“施行农田尾水循环使用工程,是形式之二。”海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担任的人介绍,海安市在里下河区域和向阳桥断面周边打造农田退水循环使用工程,串联疏通周边各个河道,在支流与干流交汇处建造闸控,使各闸控之间构成关闭水体,使用泵站从支流取水灌溉农田,使用水闸的开闭使尾水从头返田灌溉,完成农田退水天然回用。
一起,当地还经过施行水岸共治的形式,施行导流生态修正。在河道两边建造生态缓冲带,阻拦农业面源污染,试点建造农田退水生态排水体系,将稻田退水优先导流至有闸控的支流,无闸控的支流建闸或许建造低位拦塘坝。支流中有序栽培2种及以上水生植物或施行生态浮岛,重构水ECO,进步河流净化地表径流功用,康复河流生命力。
改动传统播种方法,立异栽培办理手法,是海安正在测验的第四种形式。化“零”为“整”,鼓舞栽培大户承揽,一致播种;化“散”为“精”,推行测土配方上肥和侧深上肥,完成精准上肥;化“多”为“少”,削减直播水稻面积,由此削减氮磷含量极高的泡田水;化“旧”为“新”,改动传统的秸秆还田,推行循环使用新形式,下降秸秆还田量。
在日前举行的江苏省农田排灌体系生态化改造视频会上,省生态环境厅推行海安市农田退水办理“四形式”,主张其他当地学习海安先进经验,将退水整治作业与村庄复兴、农业开展有机结合,量体裁衣推动退水办理,完成农业增收、增值、增产、增绿一致。
(来历:南通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商场新调查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