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地址: 济南高新区孙村镇大正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东50米
3月17日上午,皖江之畔,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池州长江公铁大桥南岸4号主墩迎来今年首个节点。历时约90个小时的连续施工,大桥4号主墩承台首次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这也是全桥首次进行主墩承台浇筑混凝土,标志着池州大桥南岸率先转入承台施工,为后续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按照“公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合并过江的标准建设。上层作为宁枞高速公路的过江通道,按双向6车道布设,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承载两线合池城际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预留两线池铜市域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
据悉,池州长江公铁大桥4号主墩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的施工工艺,在围堰内展开承台施工,承台的平面尺寸为75.6米×47.6米,厚度为7米,共需使用钢筋4100余吨,需浇筑混凝土大约25600立方米,为确保承台实施工程质量,项目部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分两次浇筑混凝土。本次浇筑为承台首次浇筑混凝土,浇筑高度为3.5米,采用C45混凝土不间断的进行浇筑施工。
承台是承受主塔和主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桩基的重要受力结构,如果说混凝土是承台的“血肉”,那么钢筋就是承台的“骨骼”。钢筋焊接、安装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承台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和稳定能力。为确保承台这一重要的受力结构实施工程质量,中铁大桥局池州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狠抓钢筋焊接安装工作,确保钢筋连接高质高效完成。
据中铁大桥局池州长江公铁大桥4号墩现场负责人柳振兴介绍,此次浇筑的混凝土体量庞大,浇筑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也许会出现混凝土温度急剧升高等技术难题,“在承台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预埋冷却水管,待混凝土浇注后,即可通过水管内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降温;其次在承台预先设置了温控点,安装测温元件,在承台冷却阶段,各温控点将实时监测混凝土温度,并将有关数据反馈至项目部信息化处理中心,项目部可以精准把控承台整体温度情况,随时调整冷却水管中水流速度,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因散热不均产生质量上的问题。”
合肥至池州城际铁路和池州长江公铁大桥建成运营后,将打通合肥经池州至皖南地区的公路和城际铁路等交通运输通道,合肥与池州间乘坐动车组列车可快速直达,无须绕道铜陵、安庆等地,对于逐步加强皖江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过江通道布局,推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策略等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全部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标注明确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