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直播的斯诺克比赛
  • 3
  • 2
  • 1
  • WAPbanner
人才招聘 首页 > 人才招聘

水处理厂工艺落后 公众关注饮水安全

发布时间:2024-04-22 作者: 人才招聘

  据新华社报道,入夏以来,我国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暴发,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环保总局近日对海河和淮河流域干流和支流67个断面水质抽样监测,结果显示全部为劣Ⅴ类。多年来,国家斥巨资治理“三河三湖”流域的水污染,但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至今这些本已改善的流域又被重新污染,这些正在“变质”的水给流域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如何保护居民赖以生存的饮用水,保障中国的水安全,成为了摆在治水工作者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针对水污染暴发的局面,国家环保总局3日宣布,将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这是针对我国当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把住水污染“闸门”的又一有力举措。然而,这种“堵”的手段只是一个方面,若发生泄漏,以“堵”为主的污水处理方式将很难根本遏制污水,上周六,来自卫生部、清华大学等权威部门的专家聚首苏州,共论用水安全等话题。

  保障饮用水安全,首先要保障水源的安全,如何将污水堵在城市大门外,正在变成摆在中国治水工作者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而这道难题,也许可以被水处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轻松破解。7月21日上午,2007首届中国(苏州)水污染与水处理技术研讨会在苏州会议中心拉开序幕。来自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臭氧专业委员会、军事医学科学院四所等单位的知名专家齐聚苏州,共同研讨用水安全和水处理新技术的应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委员会副主任、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王占生更是在会上疾呼,老百姓有权知道饮用水的安全风险隐患,公众应该对环境共同关注,而全国的给水工作者,应把给老百姓一口好水喝作为自己的神圣事业。昨天,这些专家学者又进入太湖,考察苏州太湖之水。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的宗旨是,为加快和推动本月起执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行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探讨臭氧活性碳技术在暴发自然灾害时饮用水应急措施、自来水厂处理工艺、终端水家电及污水深度处理领域应用的技术措施及发展趋势;推进中国臭氧工业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以及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主办方有关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水是生命之母,目前大众对水的关注度迅速提高,我们来到太湖之滨的苏州谈水好像有些敏感,其实不然,我们立足于技术层面,首届及今后都将立足于技术层面谈水。

  7月21日上午,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建设部市政公用行业专家委员会城镇水务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委员会副主任,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理事长王占生作主题报告,他首先就谈到环境保护问题和公众参与,他说,首先老百姓有权知道饮用水的安全风险隐患,另外,公众全体参与环境保护和关注水是当前社会生活的需要。

  王占生认为,客观地说现在饮用水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我国99%以上的自来水厂仍在使用100年前的常规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和消毒,主要是除去水源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和细菌,这在50年前使用是可行的,而现在就有一定的问题。因为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尤其是化学工业迅猛发展,使得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总数超过百万种,而且每年还有上千种新物质被合成,这些化学物质中相当大的部分已经随污染进入水体。以现有检测技术,已发现水中有2221种有机物,在饮用水中发现756种,其中有多种致癌物、可疑致癌物、促癌物和致突变物。面对水源水质的变化,自来水厂的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显得力不从心,用常规工艺只能除去水中有机物的一部分,而对毒性污染物尤其是化学污染,处理前后变化不大,这正是饮用水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一个原因。

  “有人认为,饮用水安全与否不能公开说,说了会影响安定,我认为不对,只有老老实实地告诉老百姓,饮用水到底是不是安全卫生,然后再怎么改,才会于事有利。”王教授说。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慢慢的开始对某些事件进行透明公告,这是很大的进步。让老百姓了解真实的信息,唤起公众的广泛关注,鼓励和引导公众的参与,才是好的办法。对于治理污染或应付自然灾害,国家或地方有实际困难,缺钱或缺少技术,老百姓知道会更好一些。

  “新的强制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提高了对有机物、微生物消毒等方面的要求。而现实中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处理不到位,水源水质遭受到各种污染,与新标准的提高形成矛盾,解决矛盾就一定要通过提高净化技术来达到。”王教授说,“在这里我要对全国给水工作者说一句,给老百姓一口好水喝,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业。”

  据悉,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沿用了20多年,2005年12月29日由卫生部牵头,水利部、建设部、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共同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发布,2007年7月1日起执行。而今年5月,大规模的蓝藻暴发公共卫生事件极度影响了部分城市的饮用水安全,也由此引发了全社会对水的高度关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处理新技术成了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的最后一道闸门。

  虽然研讨会研讨的主题和内容是水处理技术,与会者仍然对水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关注。许多专家呼吁社会公众应该对身边的环境更加关心,并参与环境保护,爱护身边的空气和水。

  研讨会有经验的人指出,2007年6月,国务院总理作出重要批示,2008年6月前,太湖流域所有城镇都必须建设符合规定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完善管网铺设,做到不直接向太湖或流域内的河流排污水;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完善配套措施,增加脱氮、脱磷设施,有条件的污水厂要进行尾水处理;在今年年底前,凡是不能达标排放的化工企业一律实行停产整顿,整顿不见效的,一律不得恢复生产;在2008年6月底前,达不到新排放标准的企业将坚决一律关闭。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太湖流域的企业将极大地提高废水排放标准。

  市民陈先生说,现在还在讨论水处理技术,应该说晚了一点,但也只能亡羊补牢,否则怎么办呢?“我们大家都希望高规格的研讨会能够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最好能够部分代表政府意愿。”

  苏州一家非公有制企业的老板说,太湖周边的企业一定在2008年6月前完全达到新的排放废水标准,而目前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办法。这次水专家带着技术来苏州,最好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排水的事情一天也不能拖了。

  清华大学王占生教授介绍说,日本曾经局部遭受到污染,泰晤士河治理污染50多年。日本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追求产值阶段,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并重阶段,企业不自觉处理排放阶段,自觉处理排放阶段,循环经济阶段。王教授问道,目前我们的企业达到了什么境界,处于什么阶段?各地又处在什么阶段?对一些追求所谓政绩的官员来说,只知道追求产值,利用一切资源追求产值,包括利用地方宝贵的土地资源、城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品牌资源追求一点产值,仍然处在第一阶段。

  一位专家说,在目前这样的国际大气候中,一个国家仍然处在第一阶段是十分落后的,当人类普遍对污染感到恐惧的时候,一个地方仍然埋头追求产值,地方政府应该反思,应该下定决心,有所为有所不为。

  保障水安全,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例如,武汉独特的“太阳能治水”能给治水者们很好的启示。据了解,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美称,但伴随着生产、生活垃圾污水排入量增加,水污染日益严重。传统的治污方式多为种植水草等生物法,或使用硫酸铜等化学药剂法,但前者受具体环境和季节条件制约,后者易产生沉积物,长久使用反而会破坏生态。

  针对城市内湖和景观水体的治污难题,武汉的专家课题组展开科技攻关,成功研发了“太阳能湖水净化装置”,这一装置利用太阳能提供动力,对水体进行光化学脱色、去臭、消毒、杀藻、增氧等,促进水的流动,既高效率节约能源、绿色环保,还能与湖泊景观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在“太阳能净化装置”投入并稳定运行两年之后,汉口解放公园2万平方米的环形水域,昔日曾臭不可闻,满是浮萍,如今却清亮无味,成了人们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一位专家面对卫生部及苏州市的官员大声疾呼,莫让发展速度与污染成正比。我国目前处在发展阶段,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但同时一定要注意落实科学发展。以前环保总局一位官员提出一个悖论,他说环境有个总的容量,意思是说局部污染还不要紧,这显然是十分错误的。什么是局部呢?局部之和是否突破所谓的“环境容量”呢?

  王占生说,水污染的危害是严重的,我们的认识可能还处在小学阶段;治理水污染则需要大量的资金。建设部官员为钱伤透了脑筋。事实是,没有钱,谈何治理?此其一。其二,只要按照高速度比率发展,污染就会跟着发展,这也是不可回避的,因此党中央近来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速度不放慢,就仍然要付出环境代价。广东、江苏、浙江等工业大省每年排放废水有个大概的数字,这一个数字显示,每年排放的废水仍然是惊人的。

  在水环境的改善方面,苏州大胆地迈出了一大步。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部署,苏州市环保部门2003年完成了建国以来第二轮《苏州水环境功能区划》,并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验收。苏州水环境功能得到了全新定义,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古城及古城周边的河道由过去的“工业用水”变为“景观用水”。

  “景观用水”还是首次在正式的水环境功能区划中提出的概念,在1995年编制成文的第一版《苏州水环境功能区划》中,只是简单地将城市里的河流定义为“工业用水”,郊外及农村的河流定为“农业用水”。从1995版到2003版,苏州大市范围内工业用水区从81.54%下降到53.07%,景观用水区从无到有,并占到30%的比例。市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解释,从1995年至今,苏州市社会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对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次对旧有水环境功能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正是在最大限度地考虑苏州市进行产业体系重组的基础上,适应苏州未来的发展。苏州市已经明确,为保护水乡风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要用3年时间完成古城区工业布局调整,古城内只保留旅游工艺品生产、特色食品加工、服装服饰设计及加工等业态;5年时间内,中心城区的化工、医药等生产企业都要搬迁或关闭。

  在新版《苏州水环境功能区划》中,每一条河道都有与其功能相对应的目标水质,如环城河、内城河邃古城内河道邋、上塘河、山塘河作为“景观用水”,它们的目标水质应为Ⅲ至Ⅴ类,其水质现状都为Ⅴ类,现状与目标的差距不大。又如,阳澄湖是饮用水水源地,与其功能相对应的目标水质是Ⅲ类水,但目前阳澄湖水质为Ⅳ类水,仍需加大治污力度。太湖也是饮用水水源地,其目标水质应达到Ⅱ类,太湖目前的中心水域已达Ⅱ类水质,周边与其他河流的出入通道为Ⅲ类水质。

产品推荐

首页

产品

咨询

1

电话

联系